2025年5月22日,《药用高分子材料(第四版)》教材编写启动会在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版社编辑及教材编写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围绕教材修订方向、更新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等议题深入研讨,携手推动药学类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学院副院长李沛军教授出席启动会。
会议由药物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峰教授主持。会议伊始,学院副院长李沛军教授致欢迎辞。他回顾了《药用高分子材料》自2003年首版以来的发展历程,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精品教材,该书已成为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重要参考教材。李沛军强调,此次教材修订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结合学科前沿进展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突出思政元素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力求打造一本更具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高水平教材,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药学教育注入新动力,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贡献新力量。
教材主编姚日生教授介绍了第四版的整体修订构想,提出将继续坚持“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决定应用”的逻辑框架,重点强化药用高分子材料在药物递送、智能响应材料、生物可降解包装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同时融入《中国药典》的最新规范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前沿内容。新版教材还将新增思维导图、线上资源模块等辅助内容,进一步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化学工业出版社马泽林编辑从出版规范角度出发,提出教材修订需严格遵守意识形态审查要求,重视知识产权与数据规范性,并建议同步开发数字教材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体系。与会专家就教材内容与框架积极建言献策,四川大学何斌教授提出加强药物载体系统与临床应用的连接,成都大学高文霞教授建议增设“高分子药物与载药系统”独立章节,突出纳米粒、微针等新型制剂技术,安徽医科大学刘琦副教授呼吁增加前沿载药系统与靶向纳米材料内容,会议还就人工智能融入、课程思政深化等开展了探讨。会议明确了修订进度安排,编写团队表示,将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理念,充分发挥多方协同优势,以高水平教材助力药学类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本次启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第四版)》教材修订工作全面启动。编写团队将持续加强校际合作与资源整合,推动教材体系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为新时代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