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潜山市痘姆乡调研“星火匠心”现代化乡村建设新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六人随着指导老师葛永莉,探访痘姆乡仙驾村村委会和仙驾葡萄种植基地,探寻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密码”,倾听乡村振兴的“规划蓝图”。
特色产业扎根沃土,结出助农增收果
“我们村庄产业的崛起,得益于脚下这片沃土,更在于‘携手共进’的智慧之力。”唐杰村主任的话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仙驾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精心培育了葡萄、瓜藤、冬桃三大特色农产品,并孕育出了古陶与地质文化村两大研学旅游产业。仙驾村与痘姆乡的其他六个村庄紧密协作,同心协力,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唐主任介绍,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引擎”。

图1 唐杰主任基于村县情况进行讲解
破解发展难题,同谋助农新篇章
唐杰主任针对产品营销的策略发表见解,他指出在时代浪潮中,采取“公司+农户+电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勃勃生机。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指导,农户致力于培育高品质农产品,而电商平台则打破地理隔阂。由此,产业链得以兴旺,农民收入提高,乡村景象焕然一新。论及人才现状,唐杰主任强调,产业优化仅是序章,吸引青年力量扎根乡村,与村落共成长,才是时代赋予的真实考验。


图2 团队成员与唐主任交流种植产业相关问题
探访种植基地,铸就品质葡萄
下午,踏足潜山市痘姆乡仙驾葡萄种植基地,正值夏黑、巨峰等品种硕果累累,钢架大棚连绵不绝,葡萄串串饱满,香气袭人。在绿意盎然的种植田中,葡萄园负责人张平先生介绍:基地共有五百余亩种植区,引进包括夏黑、阳光玫瑰、巨峰在内的十一个优良品种,为保障葡萄品质,种植过程恪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实行“有机肥+套袋+生物防治”的绿色种植法,全程使用腐熟有机肥、菌肥,并采用套袋技术,隔绝病虫害,确保果实无激素、无污染。

图3 团队探访仙驾葡萄种植基地
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新时代的社会责任
张平先生言:“我们秉持‘仙驾葡萄,儿时的味道’这一初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从五百亩荒坡到百亩产业集群,从一人丰富到村民共富,张平先生以十二年时间为证:乡村振兴的秘诀,蕴藏在坚守土地的情怀中,蕴含在带领乡亲共进的壮志里。如今,仙驾葡萄已成为潜山市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而那一串串丰盈的果实,正是共同富裕路上最甘甜的见证。

图4 团队成员对张平先生进行采访

图5 团队成员与唐杰主任、张平先生合照留影
此次痘姆乡产业发展的揭秘之行,由仙驾葡萄的“小而美”过渡至痘姆乡的“大而强”,为团队成员开启了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维新途径。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品牌建设,而品牌塑造的核心在于实现从“单一品质”向“整体价值”的转变。当人才引进、产业品质提升、环境保护等多维层面实现突破,才能让特色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引擎”,让“痘姆乡”这一品牌在共富的道路上愈发掷地有声。